- 管道泵-防爆管道泵-螺杆泵-隔膜泵-浙江凯亿泵阀有限公司首页
- 泵阀百科
漩涡泵的特点和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
一、漩涡泵的核心特点
- 高扬程、小流量
漩涡泵通过叶轮旋转使液体产生纵向旋涡运动传递能量,其扬程显著高于同尺寸离心泵(可达250米),但流量范围较小(0.18~45 m³/h)。例如,在化工纤维生产中,漩涡泵可高效输送小流量、高扬程的腐蚀性液体。
- 结构简单紧凑
主要部件为叶轮、泵体和泵盖,体积小、重量轻,特别适合船舶、移动设备等空间受限场景。部分型号采用塑料或尼龙叶轮,进一步减轻重量。
- 自吸与汽液混输能力
闭式叶轮漩涡泵通过附加装置可实现自吸;开式叶轮型号可直接抽送含气液体或汽液混合物(如加油站抽送汽油蒸气)。但自吸高度一般不超过3米,且需避免长时间空转。
- 陡降式性能曲线
流量随扬程变化显著,需通过旁通回路调节流量。例如,在锅炉给水系统中,需根据水位变化精确控制旁通阀开度。
- 效率较低
因液体在流道内反复撞击导致能量损失,最高效率不超过45%(通常为15%~40%),功率一般不超过30kW。因此,漩涡泵更适合小功率、短时运行场景。
- 介质适应性受限
仅适用于输送粘度≤5°E(约114厘沲)、无固体颗粒的纯净液体。若介质含颗粒或粘度过高,会导致叶轮与泵体间隙增大,性能急剧下降。
二、选型核心原则
- 工艺参数匹配
- 流量与扬程:根据装置需求确定额定值。例如,农业灌溉需计算灌溉面积、管道阻力及水泵高度;气力输送需结合输送距离、物料特性计算压力。
- 自吸需求:若需频繁启动或灌泵不便,优先选择自吸式漩涡泵(如开式叶轮型号)或气动隔膜泵。
- 介质特性:
- 粘度:介质粘度>20mm²/s时,需将水试泵特性曲线换算为实际粘度曲线,并校核吸入性能和输入功率。
- 腐蚀性:输送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时,选用不锈钢、工程塑料等耐腐蚀材料,或磁力驱动泵、屏蔽泵。
- 含固量:含固体颗粒时,采用耐磨材料(如高铬铸铁)或无堵塞泵(如转子泵)。
- 经济性评估
- 全生命周期成本:综合设备费、运转费、维修费和管理费,优先选择效率高、能耗低的泵型。例如,大流量场景下,单台大泵效率通常高于并联小泵。
- 备用率:关键场景建议配置备用泵,避免单台故障导致停产。
- 操作条件适配
- 环境温度:使用温度范围一般为-10℃~+40℃,海拔>1000米时需调整参数。
- 安装方式:根据场地条件选择卧式、立式或潜水式等结构。
- 电源适配:确认电压与电机匹配(如工业用电380V、民用220V),避免电压波动>±10%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- 安装与调试
- 基础要求:放置在平稳、清洁、干燥、通风处,避免水淋日晒。
- 方向确认:叶轮旋转方向需与风扇罩壳或消音器上箭头方向一致,否则会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。
- 管路连接:
- 进出气口必须采用软管连接(如橡胶管、塑料弹簧管),减少振动传递。
- 避免进出口完全封死,防止过热或电机过载。
- 启动前检查:
- 确认轴承内润滑脂充足(如7018高速润滑脂),定期补充(每月一次,连续运行需增加频次)。
- 手动转动联轴器,检查是否灵活无卡滞。
- 打开吸入管路阀门,向泵内注水(注水前关闭管路仪表)。
- 运行监控
- 轴承温度:≤环境温度35℃,最高≤80℃。
- 工作压力:避免>8kPa(高压旋涡风机),防止电机损坏。
- 流量控制:尽量使流量和扬程在标牌注明范围内,以保证高效运行。
- 异常处理:
- 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,立即停机检查。
- 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转,防止过热或损坏。
- 停机操作
- 短期停机:先关闭仪表和出口阀门,再停电机,防止倒灌。若环境温度<液体凝固点,需放空液体。
- 长期停机:拆卸清洗,涂油保存,防止锈蚀。
- 维护与保养
- 过滤网清洗:进出气口过滤网需适时清洗,防止堵塞影响性能。
- 轴承更换:
- 需由专业人员操作,按顺序拆卸零件并清洗。
- 使用专用拉马拉出叶轮,避免硬撬导致间隙变化。
- 叶轮与泵体间隙:通过纸垫调整,确保轴向间隙均匀(一般径向间隙为0.15~0.3mm,单侧轴向间隙为0.07~0.15mm),防止磨损或泄漏。
- 润滑油管理:
- 工作第一个月内,经100小时更换润滑油,以后每500小时更换一次。
- 定期检查油位,确保在油标中心线处。
- 安全与防护
- 防爆场景:在化工车间、油库等易燃易爆环境,必须选用防爆型漩涡泵,并配置保护开关及接地装置。
- 介质控制:严禁输送含固体颗粒、腐蚀性或易燃易爆介质,防止泵体损坏或安全事故。
- 电气安全:由专业人员安装保护开关及接地,避免触电风险。
相关新闻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13777788959
0577-67198718
在线咨询:
邮件:402642988@qq.com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8:30-18:30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