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型液下式泥浆泵可以输送多大浓度的泥浆

NL型液下式泥浆泵通常可输送浓度按重量计为50%-60%的泥浆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浓度范围的核心依据
- 典型型号参数
- PN/PNL型泥浆泵(部分立式型号如2PNL、3PNL):明确标注输送最大浓度为50%-60%(重量计),适用于矿山输送矿砂液体。
- NL型污水泥浆泵(如NL50-8):在市政、化工、印染等行业应用中,可抽吸浓度稠液、污浊液及含悬浮物介质,实际浓度范围与PN/PNL型一致。
- DN/ND/NG型泥浆泵:部分型号标注介质最大浓度为50%-70%,但需结合具体工况(如温度、颗粒直径)调整。
- 设计原理支持
NL型泵采用单级单吸离心结构,通过叶轮与蜗壳的配合形成密封容腔,实现高浓度介质的轴向输送。其宽流道设计可容纳固体颗粒,减少堵塞风险,从而支持较高浓度输送。
二、影响浓度的关键因素
- 介质温度
- 输送介质温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(如≤60℃)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介质粘度降低,影响泵的吸排性能,甚至引发部件过热。
- 颗粒直径
- 最大允许颗粒直径通常为泵口径的50%。若介质中含大颗粒(如泥块、砾石),需确保泵体过流能力匹配,否则可能引发堵塞或磨损。
- pH值与腐蚀性
- 介质pH值需在4-10范围内,超出可能腐蚀泵体材质(如铸铁、不锈钢)。腐蚀性介质需选用耐蚀型号(如衬胶泵体)。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浓度调整
- 浓度上限的灵活性
- 部分型号(如DN/ND/NG型)在介质温度≤60℃、颗粒直径≤50mm时,浓度上限可达65%-70%。但需通过试验验证具体工况下的稳定性。
- 浓度与流量的平衡
- 高浓度输送可能降低流量。例如,NL150-16型泵在浓度60%时,流量可能从180m³/h降至120m³/h左右,需根据需求调整泵型或转速。
四、操作与维护建议
- 定期检查叶轮与护板间隙
- 间隙过大可能导致泄漏,降低输送效率。建议每运行500小时检查一次,必要时调整或更换部件。
- 清理进水管大块颗粒
- 堵塞进水管会引发震动或过热。操作前需确认介质中无直径超过泵口径50%的颗粒。
- 润滑与轴承维护
- 润滑油需保持在油标规定油位,油中有杂质或轴承磨损时需及时更换,避免引发过热或震动。
